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校长的素质和能力已成为教育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校长培训既有其理论依据和法律保障,又有其特有的规律。以校长在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为主题进行的结构化专业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长培训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校长为本。引领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校长,校长培训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提高校长的综合素质来提高教育的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1.从价值观上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校长单纯的质量观念比较强,“追求分数”仍然是校长衡量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标准。而校长培训则能根据教育工作的职业特点,着眼于教育本质需要,来培养自身的敬业精神,提升校长的职业观念,使校长在人生观、价值观由“职业型”转为“事业型”。
2.从教育观念上看。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校长对教师的管理、评价往往是以“应试”为目的,重“教书”轻“育人”,重“教材”轻“学生”,重“课堂”轻“生活”。而校长培训则是着眼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和提高校长对本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促使校长在管理思想、教育观念上由“应试型”转为“育人型”。
3.从能力结构上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校长在有意无意间制约着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单一型”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主流群体,忽视了其他学科对本学科教育的渗透作用。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师范教育所得知识终身管用”而校长培训应打破校长头脑中的这种传统观念,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引导教师拓宽学科视野,丰富教师的学科知识,使校长在教师的要求上和能力结构上由“单一型”转为“复合型”。
4.从思维方式上看。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成为一个经验主义者,缺乏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而校长培训则能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和教师的理论水平,促使自身在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上由“经验型”转为“科研型
下一篇:c2升c1可以不通过驾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