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飞
香港面对出生率下降和移民潮的双重压力,不仅社会面对人口老化压力日益严重,而且在教育界也不得不面对学生不足的危机。因此,输入非本地学生成为一个教育界普遍支持的政策建议。笔者身为教育工作者,当然支持尽快增加输入非本地生,为此亦不断呼吁和建议特区政府落实这个措施。
然而,“增收非本地生”并不是一个纯粹增加数量和百分比的简单算术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宿舍和教学设施是否足够的后勤问题,而是一个包含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大问题。
首先,这里有个文字游戏:到底是发展成“国际教育枢纽”,还是发展为“区域教育枢纽”?官方至今并未有一个明确政策性说法,但是,如果即将发表的施政报告真的提及把香港发展成“教育枢纽”,那就要明确而精准地说清楚到底是什么教育枢纽。
笔者多次指出,内地生具有海外生难以企及的三大优势:学生人数众多、家庭条件较佳和学业成绩优良。在学业水平方面,实事求是地讲,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能在应试教育上拼得过中国学生的,又能有几个?因此,在招收非本地生方面,内地学生自然吸引力远超海外生。
向外举办香港教育展
由于历史惯性和近年地缘政治的缘故,海外欧美学生很少来港修读一个学士课程,顶多就是做一个学期的交换生。至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果家庭环境优越的,主流也是跑去欧美国家留学,乃至留下来定居;而愿意来香港留学的,又未必具有学业成绩和家庭经济条件,这很容易使得招收非本地生的工作,变成只招内地生、少招海外生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y)。
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香港所有高校能够招生的学生总人数是有限的。根据政府统计处数字显示,截至今年6月,大约有10.2万名各级学生就读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课程。就算把自资院校学生人数加上,也顶多把人数翻倍而已,这点人数再扣除大比例的本地生,其实真正能容纳的非本地生人数,是不足以对内地生源构成冲击的。
单纯从人数统计的角度来说,似乎是对内地影响有限。但笔者要强调的是,这种“港缺则内补”的思路是有其很大的局限性。
香港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应该是指用这种制度优势来为特区保持国际特色,为国家的教育“走出去”!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因此,香港在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之时,到底有没有做好让中国香港的教育“走出去”这篇文章?内地大学的水平日益上升,对海外学生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这是客观事实。
但从教育衔接国际化方面而言,香港的大学与国际化教育,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地无缝对接,甚至可以通俗地说,是“自带国际化流量”。这对于内地大学来说,目前还是难以企及的。内地院校尚且积极开拓海外招生,何况本身已经国际化的香港?别的例子不说,只看国家教育部下属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每年都举办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汇聚全球各国各地的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专家学者,进行广泛的国际化专业交流,这个月的月底就有本年度的交流活动。香港别说没有这类活动,甚至连针对海外的教育展览也没有成为常规化的活动。每年暑假,我们只见到英国、澳洲、加拿大等国在香港举办教育展览,“引进来”是做到了,但“走出去”呢?
要成为“国际教育枢纽”
因此,首先要从根本思路上作出定位,香港首先要成为“国际教育枢纽”,而不是用“区域教育枢纽”来避重就轻。这既符合国家的教育发展大战略,也匹配香港自身的国际化水平。不是说要建立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吗?“一国”之本,是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两制”之利,是要开拓教育的国际化。
其次,在具体操作的层面,就要解决上述路径依赖不利广招海外生的问题。如何在成绩要求和学费厘定两个角度制定政策,去适度平衡非本地生中的内地生和海外生的比例,既是一件技术活儿,更是决定能否成为“国际教育枢纽”的关键之处。
诚然,不能只为了招收更多海外生,就大幅度降低大学入学要求和提供免费大学教育。前者会伤害香港高等教育的品牌,更会影响教育水平;后者也不符合公共财政的公平性原则,总不能大量使用本地纳税人缴纳的公帑来资助外国学生,何况在今天公共财政压力之下。教育产业化是必由之路,但如何在既推动产业化,又能够渐次增加录取海外生,这是需要更精细的政策规划。
目前来说,能够招收相当数量海外生的本地大学,其做法就是自己主动向海外国家(通常东南亚和某些中亚国家)作定点宣传,同时又游说商界提供奖学金,从而吸纳海外尖子学生来港就读。这是一条很好的经验,但缺乏政策投入和扶持,靠一所大学单打独斗,只能收取数量非常有限的海外学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因此,还是需要政府政策的精细规划和投入,例如,在海外目标国家(东盟和中亚“一带一路”国家)定期举办特区政府主导的教育展,化零为整,把香港的大学教育全面地向目标国家展示。
有意见认为,本地有五所大学名列世界百强大学之内,因此有推广的优势。笔者的理解刚好相反!百强名校,是有麝自然香,不推亦广。真正要着力推广的是其他非百强之内的大学,以及私立院校。根据目前政策,自资院校如果招收海外学生,或者招生说不是MMT学生(内地、澳门和台湾学生),是没有任何比例限制的。但碍于名气和有限的宣传资源投入,这些学校不容易到海外宣传,自然能招到的海外生人数非常有限。怎么办?自然是需要政府帮一把,集腋成裘,走出去宣传推广,在海外逐渐形成一股赴香港留学的潮流。
又如,锁定某些目标国家,研究该国或地区的中学体系,哪些是贵族学校(能出家庭条件优渥的精英学生),哪些是平民学校(能出家庭条件一般的尖子学生),哪些是华侨学校,哪些是当地原住民学校等等。对于前者,目前更多是留学欧美,但不等于不能做其工作,传统而言,香港是东南亚华人社会热衷的留学之地,现在就看能否对症下药做工夫,重燃这股留学热情。对于后者,一如上述,本地的大学以奖学金来吸引海外家庭条件一般的尖子。特区政府可以在政府奖学基金方面做一个表率,适度增加对这类海外尖子学生的奖学金,自然引领民间更多同类奖学金投入其中。
另外,要研究能否适度开放留学生的工作签证(无论是来自内地还是海外),容许他们可以每周工作若干小时,或者容许从事某些工种行业(无论是留在大学做导修员,还是在社会上工作),这就为吸引更多海外生来港留学提供了更好的经济条件,同时又能有助于纾缓现在各行各业缺人手的问题。
积极研究建设“大学城”
最后,现在教育界和社会上都比较担心学校设施不够用,尤其是宿舍。笔者最近去自资院校调研,有专上教育的同工提议,应该找一个地方,打造“大学城”,准确讲是“大学宿舍城”,建立一个宿舍区,让不同的大学和自资院校各自认投需要多少个宿位,整个宿舍区统一管理。无独有偶,又有一位商界人士对我作同样的建议,甚至明确提出,应该把启德邮轮码头附近部分土地发展为这种“大学城”,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好建议!是不是用启德这个地方,可以讨论,但集中一个地方建设大学宿舍城的概念,则解决了各个大学各自解决宿舍问题所带来的碎片化困局。半工半读的工作签证,加上大学宿舍城,这些都是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的好建议。办法总比困难多,问题是你想不想去做。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