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换 ]
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宁波昆明苏州郑州长春合肥南昌哈尔滨常州烟台南宁温州石家庄太原珠海南通扬州贵阳东莞徐州大庆佛山威海洛阳淮安呼和浩特镇江潍坊桂林中山临沂咸阳包头嘉兴惠州泉州三亚赣州九江金华泰安榆林许昌新乡舟山慈溪南阳聊城海口东营淄博漳州保定沧州丹东宜兴绍兴唐山湖州揭阳江阴营口衡阳郴州鄂尔多斯泰州义乌汕头宜昌大同鞍山湘潭盐城马鞍山襄樊长治日照常熟安庆吉林乌鲁木齐兰州秦皇岛肇庆西宁介休滨州台州廊坊邢台株洲德阳绵阳双流平顶山龙岩银川芜湖晋江连云港张家港锦州岳阳长沙县济宁邯郸江门齐齐哈尔昆山柳州绍兴县运城齐河衢州太仓张家口湛江眉山常德盘锦枣庄资阳宜宾赤峰余姚清远蚌埠宁德德州宝鸡牡丹江阜阳莆田诸暨黄石吉安延安拉萨海宁通辽黄山长乐安阳增城桐乡上虞辽阳遵义韶关泸州南平滁州温岭南充景德镇抚顺乌海荆门阳江曲靖邵阳宿迁荆州焦作丹阳丽水延吉茂名梅州渭南葫芦岛娄底滕州上饶富阳内江三明淮南孝感溧阳乐山临汾攀枝花阳泉长葛汉中四平六盘水安顺新余晋城自贡三门峡本溪防城港铁岭随州广安广元天水遂宁萍乡西双版纳绥化鹤壁湘西松原阜新酒泉张家界黔西南保山昭通河池来宾玉溪梧州鹰潭钦州云浮佳木斯克拉玛依呼伦贝尔贺州通化朝阳百色毕节贵港丽江安康德宏朔州伊犁文山楚雄嘉峪关凉山雅安西藏四川广东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内蒙古广西宁夏香港澳门
培训资讯网 - 为兴趣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资讯知识

一位平凡而卓越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 教育工作
一位平凡而卓越的教育工作者

1945年抗战时期的龙婉芸,当时随中山大学从粤北坪石转移到粤东梅县时所摄。

一位平凡而卓越的教育工作者

百岁老人、中山大学中文系退休资料员龙婉芸先生近影。

□黄天骥

在教育系统中,教职员工,都是学校这个大家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师而言,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固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高等院校。教授、名师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大学,学生要取得进步,更重要的还是靠自觉地、刻苦地、创造性地学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电脑还未通行。大学生要到图书馆或资料室借阅图书,搜集资料。因此,图书馆员和资料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他们默默地工作,为各个学科师生的学习和教学科研,作出贡献。

今年,是中山大学中文系资料员龙婉芸先生的一百岁寿辰。她的子女,编印了《百岁百福》图册以示庆祝,在图中,展现出龙先生在不同时期的一百帧照片。我仔细观看,龙先生在工作各个时期的身影,也陆续地涌上了我的心头。

我是在1952年考进中大中文系学习的,在康乐园,我看见过许多名师大家,但从读大一学生开始,接触最多的,反而是龙先生。细看“百福图”,那时,她应是在第三排第四行那幅的模样吧!转眼间,龙先生已步入百岁老人的行列了。

我进入中大以来,常到中文系资料室借书和学习。在资料室里,龙先生是工作时间最长,也是最忙碌的人。购买图书,借还图书,搜集资料,剪贴装订报刊,订阅各种杂志,报销各种费用,往往由龙先生“一脚踢”(粤语“包办”的意思)。每天,在资料室里,上班最早的是她,下班最迟的也是她,只见她每天勤勤恳恳,等到学生教师全都离开后,才谨慎地关好窗户,锁上资料室的门。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每次到资料室看书,就看到一位娟秀瘦小的资料员,脚步轻快,态度和蔼。如果我要借阅什么图书,却不知道它放哪一个书架,便向她请教,她麻利得很,一下子就在几万册的图书中,替我把需要的书,找了出来。同学们都很佩服她,她就是龙婉芸,大家都称她为龙老师。我知道她是广州人,便用广州人尊称对方的称谓,喊她为龙先生(龙siung。)这一喊,一直喊了七十年。

我在大学毕业留校工作后,和龙先生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我的老师,我的老大姐。后来又知道,原来,在解放初,她便毕业于中山大学语言系,是纯粹的语言学科方面的学术人才。而且,在语言学专业方面,水平很高。语言学教研室好些老师,在私下说:据知,王力教授曾经认为,龙先生在大学攻读时的业务水平,一点都不比她的先生黄家教老师逊色。当我听到了教师们对龙先生的评价,便向系总支书记建议:“语言组教师不多,功课繁重,而语言学科是中文系的半边天。大家都认为,该把龙婉芸调到语言组任教,最为合适。”谁知书记竟把我叱责一通,说我多管闲事,不知高低,又说人事问题,轮不到我这小辈置喙。我受到批评,满肚子不愉快,但只好讪讪地走开。后来才知道,这位总支书记,其实也是想把龙先生调任到教师编制的,但语言组内,却有人强烈反对,因而无法推进。对此,我想龙先生也未尝不有所了解的吧!但令我钦佩的是,她的工作情绪,丝毫不受影响,她只管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把整个图书资料室管理得有条不紊。

中文系在龙老师退休以前,随着办公地点和课室的更换,资料室搬了又搬,资料室工作人员,走了一位又一位,只有龙先生一个人坚持到退休的年纪。凡是刮风下雨的晚上,龙先生担心资料室的门窗没有关好,总会摸黑冒雨回到系里查看;凡是要购买大批量图书,她便以瘦小的身躯,扛着、抱着、用单车推着,大汗淋漓地把重重的书籍,带回资料室。最让人感动的是,在上世纪,她主动和广州的新华书店建立了联系,当出版社有新书出版,而这书对某老师或某些学生适用的,她便主动通知有关读者,或代读者购买。79级的刘中国同学,如今还记得:“同学康乐园时光,资料室龙婉芸老师,推荐过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我即从她手里买了一本,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巴乌斯托夫斯基。”后来,刘中国在毕业后做出很好的成果。同样,多少年来,许多教师或备课,或写论文和专著,在寻找资料时,无不得到龙先生的帮助,可以说,许多研究成果,里面有着龙先生的劳绩。中文系师生都晓得:在中文系工作的几十年中,她一直把资料室看成自己的家。“润物细无声”,她的工作似乎很平凡,却为全系师生的成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已很熟悉龙先生,对她十分钦佩。因为,她一面要照顾四个从两岁至十一岁未成年的孩子,而且在物资供应非常困难的时期,负担了极其繁重的家务,这才让她的丈夫黄家教教授,有可能全心全意地进行教学和科硏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成为著名的语言学家。另一面,她又全心全意投入中文系图书资料室的工作,配合着师生的教学科研,从各方面做出不为人知的努力。

更令人钦佩的是,她对系里的教师十分关怀。在经济困难时期,学校的农场,有时会给教工分配一些食物,如小鱼蔬果之类。在物资奇缺的年代,教工们分派得到这些东西,便如获至宝,像过节一样髙兴。有一回,方孝岳教授也分到了一份小鱼。但方老先生远在校外,龙先生便替他领取了应得的一份,先把小鱼清洗处理干净,并用自家凭票购买仅有的一点食油,把小鱼煎好。跟着,连晚饭也顾不上吃,尽快坐公交车,把煎好的“宝贝”,从康乐园送到文明路方老先生的家中。这敬重老人先人后己的无私举动,让大家感动不已。要知道,那时夜里坐公交车往返市区,很不方便,何况她家里还有几个孩子嗷嗷待哺。但是,为帮助方老先生,她什么也顾不上了。

我还记得,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供应紧张。1961年的某一天,黄家教老师约我们几位喜爱打乒乓球的青年老师,晚上到他家里,用收音机收听26届世乒赛中国队对日本队争夺冠军的广播。当我们听到徐寅生连续以十二大板,战胜日本的“秘密武器”星野展弥,获得世界冠军时,拍掌大叫,兴高采烈。比赛有了结果,大家正想离开。谁知黄老师叫我们留下,然后,龙先生捧出了她的“秘密武器”,那是一大盘玉米、红薯、花生等热气腾腾的食品,放在桌上,慷慨饷客。这些东西,是他们一家,利用课余时间,为应付粮食供应紧张,在屋前屋后种了出来,以备不时之需的。现在,龙先生把当时“备荒备战为人民”的物资,拿去来招待我们,作为夜宵,是知道我们几个年青教师,粮票不足,顿顿半饥半饱。面对香喷喷的玉米红薯, 我们喜出望外,其诱惑力,一点不逊于听到徐寅生的连击十二大板。后来,离开了龙先生的家,大家忽然发觉,怎么当晚完全不见他们家里的几个小朋友?仔细一想,肯定是龙先生夫妇,事先作了安排,免得孩子们争着和叔叔分享,只让我们饥肠辘辘的叔叔吃个痛快。而龙先生夫妇把后辈视为亲人的情谊,一直让我们感念至今。

1969年,我们一起到粤北天堂山的“五七”干校,参加劳动锻炼,工作十分艰苦,挑挑抬抬,把衣服都磨损了。龙先生竟把当时被认为属于自家贵重私有财产的“胜家牌”缝衣车,抬上高山,供大家使用。她还不顾疲劳,在劳动之余,经常替“五七战士”缝补衣服。许多人的衣服,被担挑磨损,被树枝刮破,都请龙先生想方设法,硬是把破烂衣服修补妥帖。当大家在傍晚享受片刻闲暇,坐下聊天时,听到龙先生的缝衣车,轧轧地响个不停,就知道她正为“五七战士”们辛勤加班工作。

在1969年12月,“干校连长”指派龙先生、罗锡诗和我,负责制作元旦游行的“献礼作品”。我们领到任务,绞尽脑汁,爬山越岒,弄来了近两米见方的木板,进行装饰。龙先生机智地找来了类似险峻山峰的干枯树皮,钉在木板上;并且黏上立体的小茅棚、小人像等。我们还在木板后面安装上小电泡,弄来干电池,通电后让这件“作品”闪闪发亮。制成后,“中大五七干校”的“战士”,抬着这玩意参加坪石元旦大游行,竟大受欢迎,县委高度表扬我们的创意,还专门留下放在展览馆展出。这一次和龙先生的合作,让我认识到她具有很高的才华。如果让她从事教学工作,必然也绰绰有余。

几十年过去,目前,在中文系现存的教师中,我算最早认识龙先生的吧!在创办“刊授指导”时期,我请已经退休的龙先生,重新参加工作,并请她负责抄录学员名册,制成卡片。当年学员人数众多,工作难度极大,龙先生又率领一批人员,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推进了大学普及教育的开展。

几十年过去,龙先生为中大中文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山先生嘱咐我们,“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按我的理解,由于每人处境不同,机遇不同,不可能每人都能做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只要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中,踏踏实实地工作,为群众谋利益,受群众所欢迎,这就是做了大事,做了实实在在的大事。龙先生在工作期间,默默地为教育事业耕耘,时间最长,做得最好,被评为中山大学三八红旗手。我们的资料室,在她退休前,没有主任,她也没有名位,但人人都知道,她就是资料室的负责人。我在中大学习和工作,整整七十年,从来没听到有人对龙先生的工作有任何意见,无论是学生,教师,都记得龙先生,说到她时,无一不表示赞扬和敬仰。这就是比什么都要贵重的口碑!是在中文系师生心中建立的丰碑!

谨在龙婉芸先生百岁大寿的时候,向她致以诚挚的祝福!也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向在平凡岗位努力的从事教育员工,致以敬意。

*黄天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古代戏曲与诗词专家。

相关内容

怎么学?如何干?西藏7市(地)委书记在西藏日报发表文章

启航新征程 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拉萨努力奋斗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 普布顿珠党的二十大大笔擘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全面铺开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壮阔实践···

2023年全区智慧旅游专业人才培训班圆满结业 徐汇萨迦共同举办大美西藏首届口腔学习班 自觉抵制“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哈尔滨中小学生暑期预警来了 哈尔滨市道里区企投局举办“招商大讲堂”专题培训 团黑龙江省委举办全省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交流会 辽宁葫芦岛举办外贸政策培训会推动外贸保稳增量 山西运城:严查无证校外培训机构 查封9家警告2家 山西开展培训筑牢森林“防火墙”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取得进展 山西停办近1300所 山西综改区举办省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培训 山西汾阳医院开展健康教育与控烟知识培训 山西省文物局年度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开班 最低每课时9元!全省学科类校外培训课时长和收费标准出台 山西天镇 阳光职业培训学校培养乡村“新农人”乡村振兴添动能 山西:建立全过程 全链条 无缝隙安全培训制度 山西:艺考培训机构纳入全国监管平台管理 太平财险阳泉中支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有限空间作业培训 山西省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工作宣贯培训会在太原举行 山西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大赛收官 太原市获多个奖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