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家庭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这一点无论是在重视“家风”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还是在重视个体性格塑造与发展的西方现代心理学当中,都是有着相同表现的。
尤其是对于子女的智力及人格发展,之前人们总是在乎孩子智力的发展,认为只要早早地对其进行全面的教育,那么就可以“赢在起跑线”上。
然而还有许多家长在孩子渐渐年长之后,不再强调智力的作用,转而开始强调所谓“情商”的作用。
所谓情商其实指的是个体在当下年龄段当中,其智力水平与他人相比处于什么位置。
但是对于许多并未真正清楚这一定义的成年人而言,他们常常倾向于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孩子的观念之上。
很多家长认为,所谓“情商”指的是在社会之中与人交往时的能力高低,比如“投其所好”、“察言观色”等等,加之各种自媒体的渲染,导致人们对于“情商”的误解较深。
智商与情商
其实对于子女情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比智商培养更加重要。
哈佛大学的行为学家理查德教授(Professor Richard)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在子女成长的过程当中,是存在三次机会能够使其变得更聪明的,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同样,他的同事、一样毕业于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曾任《纽约时报》主编的丹尼尔·格尔曼(Daniel Goleman)认为,情商这一个体特质,相对于智商而言,是更加有助于人们取得成功的。
在1995年,他的作品《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出版,之后人们也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对于正在成长当中的孩子而言,高智商可能能够保证其在学校学习时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是高情商对于他们而言,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成为一个与人为善、清楚生活方向、全面发展的人才。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必说,想要帮助子女顺利度过懵懂的时期,在成长过程中引导性地帮助他们懂得生活当中的许多规则,家庭与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十分关键。
美国现代著名行为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一生都致力于研究未成年人的行为与家庭教育理论,他认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之中所经历的各种事情,都会作为一种经验,对于之后其行为方式与观念的一种修正及准则。
这种影响在身边的环境之中表现更为明显。
在家庭教育之中,个体的生活基本上集中于“家庭-学校”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环境之中,所以受到的影响自不必说;一方面子女会从父母身上获得一些反馈,用于自己的生活,即“有样学样”,另一方面父母的言行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种很大的影响。
尽管无论情商与智商都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其存在的力量却是十分巨大的。
儿童对于情商的需求
就像是上文曾经提到过的,许多成年人对于“情商”的理解并不确切,他们总是会认为这是年纪稍微大一些的人才应该考虑的事情,对于儿童而言,也许“长大之后就懂了”。
其实不然,3-6岁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关键时期,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引导。
1.提前学会换位思考
在个体到达三岁之后,年纪的增长会导致其语言能力及表达能力逐渐增加,不像三岁之前那样还不能与人交流,而是渐渐的可以与人产生互动。
对于此时的孩子而言,知晓他人的感受便是情商的一大功能,而这种能力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并且直到成年之后,这种能力也是很关键的,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建立在这种品质之上的。
早早地在此阶段培养子女的情商,其实不光有益于当下,更是着眼于未来。
2.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想法
尽管三岁时候的孩子已经能够说一些词汇,但是此时的表达能力毕竟还比较差,往往只能以一些零碎的词汇来“拼”出自己的情绪,这对于代际交流是比较困难的。
情商的另一大功能,其实就是在此时帮助子女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在与父母交流时更加准确地沟通。
3.更加深入地思考所见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能够自我反思、探究所见所闻,其实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品质,但是许多成年人尚且不能完全达到这样的状态。
对于儿童来说,情商的培养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生活当中的一些东西,无论是见到的还是听到的,十分有助于成长。
家长的措施
- 切忌一味地批评
有的人受到传统文化当中“棍棒底下出孝子”价值观的影响,往往会认为只有多批评、严厉教育,子女才会成才。
其实这种观念是比较偏激的,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固然会犯错,此时批评与严厉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他们取得一些成就时,也应当进行褒奖和表扬,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 多交流,不“冷战”
“冷战”不管是在怎样的亲属关系之中,都是十分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的。
- 耐心解释、循循善诱
所谓情商,其实离不开个体对于生活当中万事万物的理解,以及对于生活的掌握能力。
对于家长而言,当你和子女一同发生某些经历,比如带孩子去一些场合、一起做某些亲子活动、哪怕是一起闲逛的时候,当你发现其对于什么事情有不解,那么就一定要进行及时的解答,要有耐心。
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在漫长的生活之中接受一种类似于学习的心态,更加有利于情商的培养。
总而言之,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子女情商的培养,并且要落实到生活当中去。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